新闻回顾:
2月9日,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公布消息显示,茅台集团总工程师、首席质量官王莉,由贵州省科协推荐
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。
此消息一经发布,引发网友热议,许多网友由此联想到多年前的“烟草院士”争议,并调侃其为“酱香型院士”。
2021年2月18日,贵州科协相关工作人员回应,王莉是由贵州轻工业协会推荐,根据她的获奖的情况、论文著
作、发明专利、科技奖项等方面,作为她的评审资格条件,由贵州科协组织的评审专家委员会,评审后同意推
荐,“她完全有这个条件,主要是因为‘茅台’是热点,使该事件成为热点。”
为什么大众对于“烟草院士”、“白酒院士”、“酱香型院士”如此敏感呢?我认为主要的疑虑有以下几点:
1、烟酒行业对国家发展、人类进步是否有积极作用?我们评判一个事物的好坏,首先是从人的视野开始的。比如,从小我们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,是因为它可以减轻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。如果从大自然的角度看,也许人类才是害虫…从人的角度看,经过科学研究,酒精被世卫组织划分为一级致癌物,对人的身体健康会带来极大的威胁。所以说于国家、于人民而言,烟酒行业本身就不是值得去大力弘扬的,现在如果给该行业相关的资深人士以“院士”这一国家级荣誉称号是鼓励民众去崇拜、去追随、去效仿吗?!如此滑稽。
2、王莉女士的研究对白酒的致癌性是否有根本性的转变,或者说是否使白酒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?如果说,王莉女士在白酒行业的研究及研究成果,是降低/中和酒精的致癌性或者含癌物质,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,结合国内庞大的饮酒人员基数和每年的白酒消费量,那于国于民确实是非常大的贡献。然而,根据目前能查看到的公开资料,她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茅台酱香型的生产及工艺等,显然还远未达到改变白酒本性的深度。
3、工程院的“院士”最低标准是什么,是不是所有行业的顶尖人士都可以参与评选?360行(当然,现在远不止360行),行行出状元,我们对于每个行业的顶尖人士都是满怀钦佩的,因为他/她都是经历了非凡的磨练才能在该行业独树旗帜。但是,工程院院士,作为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,在全国具有指引性质的、旗舰性质的高级技术人才,是不是每个行业的顶尖人员都需要评出一个“院士”呢?比如扫地最快最好的环卫工人、既勇于挑战极限又极具观赏的跑酷爱好者……在我们朴(贫)素(瘠)的认识中,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乃至独占鳌头的是“人才”,但院士是什么呢?是你在你所处行业作出的贡献,能够显著的填补国内技术空白、弥补国内外的科技代差、突破国外流氓国家的技术封锁、带动其他行业发展,使人民富裕、国家富强……只有这样,才够得上国家级的荣誉称号,才值得大众发至内心的敬佩和尊敬。很显然,在普罗大众心里,发表论文著作的多寡、获奖与否只能说明该人员在本行业是否足够专业,和“院士”的差距还很远很远。
4、由本地行业协会推荐,是否会受利益影响,这样的推荐机制是否严谨?贵州茅台,最新股价2471元/股,总市值3万亿+,超过去年深圳全年的GDP,被人戏称为“第三市”。可想而知,贵州茅台这家企业对本地GDP的贡献,和由此带来的比如人员就业、财政税收等方方面面巨大的影响力。我们不去猜测或臆想这个推荐是否真的有利益问题,参考“南山必胜客”、“鸿茅药酒”、“蒋凡认定高层次人才”这些戏称或者案例,在公平和严谨意义上而言,由本地行业协会推荐这样的机制真的缺漏太多。都1202年了,跨省异地互评互推机制考虑一下,最起码能帮推荐方/推荐机构屏蔽不少干扰和杂音。
科技性不高,侮辱性极强?^_^
以上,完。